【計畫學生心得分享❶】那些年,我在東海USR的故事
參與東海大學樂齡中心的社會責任計畫,
使我走出校園、進入社區,是大學生涯一段重要的歷程。
最直接且印象深刻的收穫,便是服務每一位長輩的當下。
跟隨「青銀智慧行動車」至在地社區據點辦理健康促進活動,不僅關心長輩的身體狀況,
也是和他們話家常、增進世代交流的一個好機會。
除了社區互動,爺爺奶奶也會來東海上課。
我們一同學習高齡點心製作技巧、運用音樂治療活化身心;或看著他們分享生動活潑的社區故事,都是彌足珍貴的美好經驗。
一年一度的大學社會實踐博覽會,則是全國USR團隊的交流盛會。
在活動現場,我們的攤位讓大家體驗有趣的高齡認知教具,更邀請在地社區長輩動態展演、一齊同樂。
爺爺奶奶們以戲劇呈現在地生活經驗,從戲前緊張到戲後圓滿落幕,讓從旁協助的我很受鼓舞。年紀,反而是不可或缺的墊腳石。
USR計畫與學校、社區共同激盪出一種活動力。
如果「活動」是串連起社區夥伴、團隊成員的一條線,每一個角色都是關鍵的珠子,少了一顆,成果就不會耀眼。
【計畫學生心得分享❷】跟著行動車,熱鬧社區長輩的生活
2020年暑假疫情趨緩之際,「青銀智慧行動車」開跑了。
進入福瑞、八福、永安社區,協助健促活動,
是我和在地長輩互動最頻繁的時光。
配合長輩作息與社區據點的運作時程,
活動通常在早上九點以後開始,長輩們會陸續進來據點報到。
檢測完生理數據,可以到「教具區」體驗桌遊教具,或是「運動區」跟著健促教練做幾組運動。
我主要負責教具區的帶領,和引領長輩至各關卡進行檢測。
來到福瑞社區,艷陽天熱情地招呼著。
福瑞長輩相當活潑,無論是在檢測區、教具區、運動區,
都可以聽見友伴鄰居之間的「鬥嘴鼓」,詼諧可親。
在做運動時當然也不遑多讓,
每一位奶奶積極詢問健促教練,如何正確地伸展筋骨?
接受指導後展現的「美姿美儀」,我開心地用攝影紀錄下來。
八福長輩則屬於較為靜態的一群,
等待檢測時,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排隊。
來到教具區,才綻放出更多的笑容與活力~
爺爺奶奶們對於「樂齡彈珠檯」目不轉睛,紛紛湧上前把玩。
至於將台灣形狀依照顏色分區,頗有難度的「台灣拼圖」,
仍有幾位認真的爺爺坐在桌前拼了許久,努力摸索完成。
玩「益智金字塔」需要有一定的立體感。
在永安社區,一些年紀較大的長輩在堆疊時,
一旁會有厝邊頭尾互相幫忙,形成一幅和樂融融的景象。
也有一兩位爺爺會一邊玩教具,一邊與我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雖然有些內容聽得不是很清楚,
看著他們分享時,眼神靈動、神采奕奕的樣子,
能夠陪伴他們說上幾句話,調劑身心實在太好了。
不同社區的長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。
靜態的、鬥嘴鼓的、熱情的,能夠透過檢測活動認識這些可愛的長輩,讓緣分交會,內心真的充滿感謝與溫馨。
【計畫學生心得分享❸】編輯USR專刊,紀錄青銀共創的身影
擔任專刊編輯,是我參與社會責任計畫的起點。
透過大小活動的近身觀察與書寫,
逐漸拼湊、接觸了一部份的社會樣貌。
甫來到東海USR,
我和負責專刊美編設計的夥伴一起合作。
我們跟隨計畫參與活動,不但累積做事經驗,
也將成果編輯出一本本《USR專刊》。
例如「咖啡時光」是一場校內宣傳活動,
希望增加計畫曝光度,讓全校師生都有機會一起來共做。
除了校內宣傳,社區更是重要的面向。
在「銀髮職人的手路菜」,邀請八福社區奶奶來東海,
以影片拍攝的方式,紀錄家常點心的手作過程,
拍攝完畢,更一同享用奶奶的美味料理呢。
「高齡健康餐點工作坊」則邀請社區志工和長輩,
傳授營養點心秘訣,讓在地長者吃得更安心。
「銀髮樂園:無齡生活大翻轉」、「社區音樂治療與照護」,則是兩堂有趣的通識課程。
不僅讓同學設身處地體驗老化生活,更邀請爺奶來上學,
讓青銀之間有交流生活經驗的機會。
喝著香濃的銀髮咖啡、欣賞長輩與同學可愛逗趣的上台表演,
我們將一幕幕畫面收錄進專刊。
透過文字書寫,
讓我對於東海、永安、福瑞、八福社區的長輩印象深刻,
他們跳舞、泡茶、煮食、聊天、玩教具的身影,
已經深深銘刻在腦海。
在每一個活動當下,
盡力和長輩互動,替他們留下一點生活的紀錄,
我想已是現階段最好的收藏。
心得撰寫:東海大學社會學系/李欣穎(106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