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-2通識社會課程
共學、扶持、療癒──樂齡樂活的福音聽音樂,不只是單純的調劑身心,更被多方證實透過適當的操作具有醫療上的功效。隨著老化所帶來的身心功能衰退或是相關疾病,音樂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,對於高齡照護工作有顯著的幫助~
究竟,如何將音樂作為媒介來活化長者的生心理呢?林亮如、鄭愷雯兩位老師深入淺出地告訴你!
音樂治療,指的是利用音樂或音樂中的元素,作為醫療或教育場域裡的一種介入方式,能夠讓個體、團體、家庭或社群提升生活品質,改善其生理、社交、溝通、情緒、智能、心靈等方面的狀態(World Federat ion of Music Therapy, 2013)。
真的有這麼神奇嗎?課程中除了教授社區音樂治療、音樂照護原理與技術之外,更和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合作,邀請長輩們一起來上課!青銀共學,透過代間持續的溝通對話,可以從他者的角度看到自身覺察不到的問題,還能互相關照與扶持,在學習中療癒了彼此。
課程適時安排相關講座與參訪,比方在東海大學校園考察動植物的聲音,或是走訪台中國家歌劇院——種種場域深度的審美體 驗,刺激同學們結合課程所學、應用音樂。
看似簡單輕鬆的音樂治療,裡頭可是有著許多學問。不只可以促進高齡者活化大腦、增進吞嚥能力、改善相關運動障礙症狀,更能預防失智症、減緩睡眠困擾與關節炎疼痛,真的是益處多多~對音樂欣賞有興趣,還想學習相關的教案設計,運用它來陪伴長輩嗎?那就別錯過這個課程——它將顛覆你對「玩音樂」的想像!